当前位置:首页  教学科研

“研究生创新大讲堂”第四讲【好论文的议题设置与写作方法—以国际问题研究为例】

时间:2017-11-10浏览:822设置

时间:2017年11月15日下午15:00

地点:仓山校区邵逸夫楼学术报告厅

主讲: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魏红霞研究员

主办:研究生院、研工部

专家简介:魏红霞,美国外交史专业博士,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,《美国研究》编辑部副主任,新华社特聘国际问题观察员。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(UCSD)(2006)、美国著名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(2011-2012)、凯特林基金会做访问学者(2017)。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思想库、中美关系和美国外交政策,主要代表性著述有:《亚太多边合作框架下的中美关系》(独著,中国社科出版社2014年出版),《美国思想库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》(合著,中国社科出版社2014年出版)、《美国在东亚的作用:观点•政策及影响》(合著,时事出版社2008年出版)》(合著)、《冷战后的美国外交(1989-2000) 》(合著,时事出版社2008年出版)、《“9•11”后美国的单边主义与世界》(合著,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)。发表了多篇有理论深度和现实价值的学术论文与分析文章,如:《对奥巴马政府“再平衡亚洲”战略的再评估》、《美国的新思想库》、《美国在拉美软实力的构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》、《中美在东亚多边合作中的作用与思考》、《东亚多边合作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》、《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政策与拉美的反美主义》、《国安委:国家核心层中的核心》(《中国报道》)《奥巴马连任演说如何定调?》(中国报道)、《中美公共外交的不对等现象分析》(《公共外交》、“The impact of Obama's spring East Asia visit”、“Action stations”、“Young voters will determine U.S. election”,“Obama, Romney talk tough on China to lure voters”、“Determining factors in a presidential race”、“Presidential election and the inheritance of values”、“The changing face of post-election China”。2011-2012年在美访问期间,时值美国大选,她撰写并发表了30余篇美国大选观察文章,曾引起广泛关注。

 

返回原图
/